心臟病的治療一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,尤其是需要心臟移植的病人,首先,尋找合適的供體就非常困難,更不用說還有很多同樣排隊等待供體的病人,而且接受新器官的身體也會有并發(fā)癥的風險。然而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的用3D打印技術(shù)打印出了一顆心臟,為未來對抗心臟病鋪平了道路。3D打印心臟是用病人自己的細胞制造的,這意味著這顆心臟與病人身體是百分之百兼容的,不會被病人身體所排斥。

該過程是通過從病人身上提取脂肪組織,分離細胞和非細胞成分,然后“重新編程”成為干細胞,最后變成心臟細胞。這項研究的一份新聞稿中顯示,“患者將不再需要等待移植或服用藥物來防止排異反應(yīng)。所需的器官將被打印出來,完全個性化地提供給每個病人?!?SPAN lang=EN-US>
不過,該項目目前這還處于開發(fā)的早期階段。研究人員只成功地用3D打印技術(shù)打印出了一顆2.5厘米的心臟,這顆小心臟還無法供人類使用,預(yù)計一個全尺寸的人類心臟,需要數(shù)十億個細胞,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打印出來,但這并不意味著該項目沒有潛力。
據(jù)該項目的負責人Tal Dvir教授建議說:“可以用這個過程打印心臟的部分組織,并替換病變區(qū)域”。